公司动态 媒体聚焦 行业资讯 主题活动
《自动自发》读后感——江苏 刘雪峰
2008/10/16
    刚拿到这本书时,首先看到的是封面上一句商业气息很浓的话“全球最畅销图书第六名《致加西亚的信》作者的巅峰之作”,随手翻看,映入眼的是一些简短的小标题“不为薪水而工作;比薪水更重要的;”等等,书并不厚,简单的版式给了我一些好印象。在作者流畅的语句、清晰的思路和生动的描述中,不知不觉我竟一口气读完了。书中有许多让人信服的道理和贴切生动的实例。读它的感觉像是同一位平和睿智的老者在静静的灯光下促膝谈心,他在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告诉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不得不承认,我喜欢上了这位老者,于是我们很快有了第二次“交谈”。

    再次读它,不同于第一次,这回我端坐于桌前,手里拿着笔,记下了那些引起我思考、共鸣的地方:
 
    (1)要敢于承担责任。我在失败时总结教训,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有机会”或者坦言“这次我没有抓住机会”。想想这的确是失败的原因,但为什么会没有机会或者抓不住机会呢,我们常说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其实机会更偏爱那些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之所以抓不住机会,有时候是不敢去抓住机会,因为害怕承担机会带来的责任,所以放弃责任。殊不知,在放弃责任的同时,机会也随之溜走了。书中写的明确:“世界上很少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便宜事。想要一时不负责任当然有可能,但要免除世间所有责任可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当责任从前门进来,你却自后门溜走,你失去的可是伴随责任而来的机会哦!对大部分的职位而言,报酬和所承担的责任有直接的关系。”

    (2)工作着就是快乐,劳动才能得到幸福。从一首耳熟能详、传唱多年的儿歌《劳动最光荣》“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全靠劳动去创造”的歌词中,再从马斯洛提出的人的最高阶段的需要是“实现自我价值”到今年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残酷现实,我想我是幸运的,也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是因为我深知工作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需要。如果我天天无所事事终老一生,岂不是等死。我想我的下一步是要让自己的爱好与工作融于一体结合起来,那我将是幸福的。
 
    (3)超越平庸,选择完美。中国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先于人,众必非之。”一度,我曾用它来告诫自己,做人中庸一些,做事平庸一些,自己就会活的轻松自在一些。现在想来其实是一种逃避困难的处世态度,是自己怕追求完美而付出太多的代价。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副未老先衰、敷衍了事、不敢追求成功的模样。
 
    书中的一段话着实让我震动,在这里重点写出,再次警戒自己。
“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后,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粗略的工作,就会造成粗略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略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所以粗略的工作,实在是摧毁理想、堕落生活、阻碍前进的仇敌。”

    (4)对待老板的态度:传统的教育给了我一种对上级惧怕三分的心理,这种心理延续到了工作和学习中,让我对老板很是敬畏,于是觉得自己做事是在为老板做,这样无形中把自己和老板的立场对立了起来。其实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呢?是老板带领着我们一帮员工在一条大船上,这里大家没有高低贵贱,大家的心是往一处想的——就是如何让我们这条大船开的平稳,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老板就是这条大船的船长,我们就是水手,各司其职,这样和老板不仅不会形成对立,而且深知我们必须同舟共济,就会以老板的心态关心我们这条大船的状况,同它一道扬帆远行。

  书读了两遍,有了这一些感悟,并不成熟、完全。我想在我遇到困难时,我还会再向这位“老者”求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