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媒体聚焦 行业资讯 主题活动
2007中国酒类行业媒体盘点
2008/1/7

     2007年是酒类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酒类消费加速向名酒集中,名酒企业、区域强势企业的市场和销售规模加速扩张,这是酒类行业格局洗牌的前兆,也是酒水行业进一步走向成熟的表现。作为行业的风向标和连接行业的一部分,行业媒体对这样的进步和发展是最为敏感的。因此,2007年行业媒体也似乎比以往表现得更加活跃,老面孔不断变脸,新面孔不断涌现。但真正活跃于行业并在行业内形成广泛影响的却并不多。根据刊物连续出版、市场覆盖以及品牌影响等情况,我们试着对如下几家行业媒体进行一下“度”量。

《糖烟酒周刊》——“厚”度

  《糖烟酒周刊》是业内创刊时间最长、行业积淀最深厚的一本杂志。该刊虽然在前卫和时尚人士的眼里,显得过于“忠厚而老实”,但在深谙行业内情的稳健经营者看来,“它”却象征着“厚重和诚实”,代表着行业媒体的主流声音和主体形象。

  该刊十几年固守自己的特色,语言朴素,文风务实,不虚夸,不取宠,本本分分,老老实实,不解风情,不懂幽默,外露陈腐之气,之乎者也,一本正经,或许正是依靠这种严肃、“厚、实”的风格,该刊获得了业界,尤其是获得了业界大中型酒类企业的普遍肯定和尊重。近乎执拗地专注于市场和营销,依靠信息解读、品牌分析和趋势探微以及营销探密等毫不新鲜甚至是早已陈旧的视角和手段关注和报道行业,一张面孔,鲜有变化。它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是新闻纸和新闻人的激情和职责,不知变通和不为所动地坚守和坚持。也或许正是这样的坚守和坚持,才成就了它的“厚重”。“厚重”成就了“深度”,“诚实”成就了“公信力”;“深度”和“公信力”一起带来了影响力。

  2007年该刊很好地承袭了以往风格,固守“稳重”和“严肃”老面孔的同时,也强化了封面文章的策划力度,并能不时地“冒出”一些流露“锋芒”的观点鲜明的文章。此外,从立足于《糖烟酒周刊》杂志发展的糖烟酒周刊杂志社来说,过去的2007年其可谓是光芒劲射,异常活跃。首先在2007年春交会上,糖烟酒周刊杂志社联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新浪网、重庆电视台等在全国酒类行业发起组织的“中国酒业营销金爵奖”的评选和颁奖活动,群星闪耀,大腕云集,其人气之旺、规格之高,效果之好,都成为了近年来中国酒类行业不多的经典活动,短期内无人能够逾越,凸显了该刊厚实的资源和品牌积淀。其次是糖烟酒周刊杂志社在全国酒类主销区开展的频次很高的“中国糖酒食品经销商发展论坛”,由于有外脑的协助和此前的经验,很好地解决和满足了厂家、经销商、智业机构三方的共同需求,形成了一个共盈平台。其三是该社分版化运作的食品版和食品项目,由于准备充分和采取了与酒刊完全不同的运作思路,初步获得了成功,其在2007年的秋季糖酒会上举办的“2008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的盛大评选和颁奖,也在食品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综观2007年《糖烟酒周刊》及糖烟酒周刊杂志社的表现和表演,其初步显现了“与行业共同发展与繁荣”的趋势。优点是运作成熟,刊物风格和影响力已经初步形成。缺陷是作为媒体的锐气和创新不够,刊物本身对行业重大事件和重大新闻的快速反应能力仍待提高和改善。

《新食品》——“风”度

  用“风”形容《新食品》的成长和发展一点儿都不为过。在《糖烟酒周刊》和杜建明的眼皮下,它以“风”的速度,就那么一下子风风火火地成长了起来,站了起来。从大开本变成小开本,从无刊号到有刊号,《新食品》虽然无法获得《糖烟酒周刊》“先入为主”的占位优势,但地处名酒资源集中和新闻机制、理念都异常活跃的成都,其所走的每一步和每一步的跨越都显示出了其精心谋划以及营销的可贵和价值。《新食品》似乎更能证明这样一个媒体成长道理:对于信息产品而言,营销力永远要强于产品力;品牌力和影响力是“营销”出来的,而非“生产”出来的。

  的确如此,虽然《新食品》创刊时间不长,但当前直逼《糖烟酒周刊》,其“风”度可嘉,“风”头可鉴。其快速的反应速度和作为新闻纸、新闻人的激情和理想跃然纸上。清新的文风、自如灵活的反应机制以及可进可退的报道态度和时尚的版面造型,都足以使其在新派人中留下深刻印象。《糖烟酒周刊》和《新食品》的不同,并非是风格上的不同,或者是策略上的不同,也不是审美上的不同,根本就是骨子里的不同和价值观的不同。或者可以做这样一个对比,你根本无法想象美国自由女神像和毕加索的代表画作会作为传播自身的广告画面整版出现在杂志显著位置。这在前者来看是不可思议的,而在后者却是稀松平常,理应如此。在战术上,《新食品》的竞争策略是以快制胜,其对行业重大事件的及时关注,表现了一个媒体应有的速度和敏锐。与“《糖烟酒周刊》永远在做行业”不同的是,“《新食品》永远在做新闻”,它回归了自身作为媒体的本原。

  2007年《新食品》依旧发挥了快速的优势,当重庆糖酒会还未结束,当人们还沉浸在“五粮液人事变动、王国春将交权”的传言求证中不能辨别的时候,刊有《你怎么看王国春》封面文章的《新食品》已经摆到了你的办公桌上。给人的感觉,《新食品》的视角好像永远是新鲜的,他们有着用不完的激情,简直就是一个“造人工厂”:走了一个何俊,马上就有一个吴冕顶上来;走了一个杨军,马上就有一个秦轲顶上来;走了一个雷达,马上就有一个向宁顶上来。也或许是常换常新,他们对新生事物永远怀有浓厚的兴趣,永远都不会麻木,他们就像一台永远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或许你会说他们不够成熟,不够稳定,不够理性,不够延续,不够严谨,但这些与他们逼人的锐气相比,又算得了什么?2007年,他们刊发的《白酒无防线》、《从盘中盘到店中店》等文章,都是锐意洞察的上乘之作,无论是视角、视野,都有其特别之处,值得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编采队伍的沉淀和编采方针的统一以及适度的维护公信力仍然是这个敏锐而又朝气十足的行业媒体需要加强和改进的的地方。另外,2007年新食品杂志社在活动开展上,与以往相比,也少了些许锐气。

《华夏酒报》——“跨”度

  《华夏酒报》曾经是行业内的一份偏重于工业技术交流的报纸,因为和协会、酒类企业中技术专家等人员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得以发展。2005年9月,《华夏酒报》改版,改版后的《华夏酒报》在内容上明显从技术向市场转变,其目标读者和发行的范围也从此前单一的工业口扩展到了经销商群体,(技术交流)专业性减弱,每周两期的发行频率和作为“报纸”的独特载体特点,使其具备的“大信息量”和“快速报道与反映”成为明显的优势。

  2007年《华夏酒报》变化之大令行业刮目相看,无论是魄力还是勇气都令人赞赏。其一是将报社办公总部从山东烟台搬迁到首都北京,其二是改彩版。

  从烟台到北京,不仅是地理距离的变迁,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办报重点的变化。这一点也必将在日后《华夏酒报》的内容和经营活动开展中显现。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其是作为媒体汇聚地,其领风气之先、思想活跃、各类高端人才和资源积聚以及视野开阔的优势在全国独一无二,便于发挥报纸载体和信息的优势,而且也便于同行业协会的紧密携手和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搬迁将进一步强化该报的优势,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搬迁也必将产生另外的问题,即北京高昂的办公成本和烟台与北京的不小的价值观差异,如何尽快融合和适应,需要应对和考虑。从黑白印刷到全彩印刷,使《华夏酒报》增强了版面美化和广告效果。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成本的增加。

  因此,2007年《华夏酒报》的“跨度”虽然大,前景也更加广阔,但与之相伴相生的成本压力和发展风险也同样值得世松总编警惕。同时,就编采队伍和报道而言,强化对行业理解和市场把握以及报道深度仍将是这个同样拥有不短办报历史和品牌影响的知名行业报纸的发展选择和重点。

《酒海观潮》——“久”度

  《酒海观潮》创刊晚于《新食品》,相比较《糖烟酒周刊》就更晚。但对于这个地处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新生力量而言,最不是问题的就是“时间”,“深圳速度”也至今让很多人都记忆犹新。因为不是行业老大,因为不是行业老二,所以《酒海观潮》就少了很多包袱,就多了很多安全、敏捷和自由。不被人注意,就更容易集中精力,不被干扰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因而它也更活跃、更犀利、更无畏。

  初生牛犊不畏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谁怕谁?虽然地处华南一隅,但在一段时期内,《酒海观潮》却搅动了整个中国酒业。李雨思这个中国酒行业中注定不能忽视的女人,就像那只传说中的蝴蝶,她的翅膀仅仅在深圳轻轻煽动一下,酒行业中的不少人就会随之跟着抖动。客观地说,如今盛行于中国酒行业、各大成熟媒体仍然热衷地所谓“搞活动”,其发轫者正是《酒海观潮》和李雨思。《酒海观潮》的一贯风格也是“敢想敢干,敢做敢为,甚至不惜揭露行业潜规则”。初期的《酒海观潮》一些文章文笔之犀利,言辞之凿凿,让行业有惊有喜,有爱有怕。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紧紧抓住珠三角的每一寸地方,“发轫于区域,拓展于全国”的传奇案例和成功经验,至今值得学习和研究。但其不足之处是,作为一个媒体,其“高度”还待于提高。

  也许是地处特殊的开放最前沿,见多了兴衰成败一夜巨变的戏剧性和惨烈,早已立足已稳的《酒海观潮》并不满足于眼前,他们想的永远是未来的发展和竞争。或许他们也最明白“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的道理,最知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的武功和厉害。2007年《酒海观潮》除了常规的建网、完善、机制上实施更加自主、灵活的事业部制外,他们敢想敢干,经过前期论证和准备,在主刊之外,又一掷千金地办起了专业网站“酒度网”,并宣称“酒度网”的盈利模式是“B to B”商务模式。这就等于是和一些成熟的商业门户网站抢饭吃。《酒海观潮》和李雨思再次成为了行业媒体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体现了其过人的胆识和魄力,更体现了其超前的占位意识和“立足未来看当前、站在月球看地球”的胸怀久远的长远发展目光。

  李雨思无疑是超前的,但当前行业媒体,网站只是作为纸质媒体的辅助部分,而《酒海观潮》宏大的“酒度”何时能“网”住广大商务从业者,何时能为其带来盈利,实现投资收益,也同样需要做好长期准备。

《中国酒》——“稳”度

  从刊名上看,《中国酒》可谓字字千金,拥有绝佳的“占位优势”。同时背靠官方组织——原轻工厅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大树”。依靠这些独特的优势,《中国酒》获得了很多别人得不到的信息、资源和优势。《中国酒》也是中国酒行业媒体中最早获得期刊新闻出版许可、最早立足首都北京的酒类媒体。天子脚下,无往不利。依靠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酒》不仅在北京的经销商网络优势较为突出,同时对于国际酒类交流(国内酒出口、国外酒进入)也有着十分便利的优势。对此,《中国酒》自身也很清楚。所以近年来,《中国酒》做得最有成效的一件事是就是“帮助不少进口酒做国内市场(主要是北京)的品鉴、推广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和影响。杂志内容上,其中的一些关联栏目,如《酒模》也是《中国酒》独具特色的栏目,为其在进口酒方面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但其不足之处是,《中国酒》至今仍然没有形成鲜明的风格,没有完全发挥出自身优势,定位摇摆,缺乏活力。

  2007年《中国酒》也没有太大的动作,无论是杂志内容提升,还是品牌经营推广,总体上处于一个比较“稳”的状态。我们说,“稳”有利于夯实基础,但是不能跟上急速发展的行业形势,不能与行业发展与时俱进,作为依存于行业的行业媒体来说,过分的“稳”将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而且当前行业媒体的竞争态势也在逐步形成。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绝没有第三种状态。所以,要么向前走,要么被拉下,概莫能外。所有的行业媒体都逃不过这两种发展命运。

《食品商》——“搅”度

  从诞生日说,相比于前面的那些行业媒体,《食品商》无疑是一个小小兄弟。但是,这个小小兄弟缺乏的只是成长的时间,而自身的条件并不弱,其掌舵人杨军和何俊也并非方外之人,他们都算得上是这个行业里资深的观察家和研究者。凭借这样的条件,这个小小兄弟一出世,其发行和文章的定位便显示出了颇为不俗的角度,显示出了其专业性。

  《食品商》宣称自己是“一本给经销商看的杂志”,其发行的范围和文章的立足点也力所能及地向经销商倾斜。而据读者和行业反馈,《食品商》的内容也非常“耐读”、“好看”,异形体的开本形式也更便于塑造自身的鲜明印象和差异化。虽然,《食品商》的创刊时间不长,但凭借杨、何二人苦心孤诣地奔波和努力,已经对行业以及行业媒体产生了“搅动”,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但是,由于进入时间有限和行业媒体环境与市场已基本成熟,《食品商》要想快速结束市场培育期,迅速成长为一本被业内、尤其是酒类企业广泛认可的杂志,还需要很艰苦的路要走。

  但不管怎样,就2007年《食品商》的内容制作、经营推广工作来说是出色的,其进步也是显著的,也同样值得已经进入者和新进入者学习。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奋力开拓,其作为新进入的行业媒体里最有潜力的杂志,必定能赢得一个广阔前景。

  除了上述媒体,近年来,诸如《酒类营销》、《东方酒业》、《中国酒业》等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它们在经营和定位上也都各具特色,但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评点。

  最后,我们说,一个媒体,如果放弃了责任,势必会平庸;如果放弃了使命,势必会低俗。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应该共同承担起“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健康、高洁、诚信、自律,让行业真正成为媒体的基础和依托,让媒体真正成为行业审视自身的明灯和增长驱动力。

       (本文谨作为行业交流参考

中国酒类行业主流媒体明细表

名称

品牌影响

活跃度

编采队伍

网络建设

营业状况

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气指数

糖烟酒

周刊

★★★★

★★★★

★★★★

★★★★

★★★★

★★★★

★★★★

新食品

 

★★★★

★★★★

★★★☆

★★★★

★★★★

★★★★

★★★☆

华夏酒报

 

★★★

★★★

★★★

★★★★

★★★

★★★

★★★

酒海观潮

 

★★★

★★★

★★★

★★★

★★★

★★★

★★★

中国酒

 

★★★

★★

★★

★★

★★

★★★

★★★

食品商

 

★★

★★★

★★★

★★

★★

★★★

★★★

       (本表仅供参考)